English

东南亚经济强劲复苏

2000-01-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曾志雄 我有话说

遭金融危机蹂躏的东南亚经济1998年跌入谷底之后,1999年出现了令人惊讶的V型反弹,而不是人们料想之中缓慢而痛苦的U型复苏过程。尽管各国尚未正式公布具体经济数字,但东南亚经济在1999年实现“扭亏为盈”已是公认的事实。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00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4.5%,总体形势将有进一步的改观。

去年,尽管先后受欧元启动、日元汇率不稳和美国提高利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东南亚汇市与股市波澜不惊。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货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印尼货币汇率强劲反弹。同时,在地区经济形势好转、利率下降、外资回流等利好因素的刺激下,东南亚国家的股市行情逐渐增温,市场指数逐步攀升。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外商投资比率和投资领域等限制的放宽也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1998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平均下滑了7.5%,当时不少专家预测1999年东南亚经济仍将在衰退中徘徊。但1999年9月亚洲开发银行根据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调整了预测指数:泰国将增长4%(1998年为-9.8%),马来西亚将增长4.3%(1998年为-7%),受金融危机打击最重的印度尼西亚也将达到1%(1998年为-13.7%)。

东南亚经济从危机快速走向复苏的原因何在?简单地说,国际社会提供上千亿美元救援性贷款、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稳步发展及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等因素都是促进复苏的重要外部条件。而以降低利率、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方法刺激内需则是东南亚各国快速复苏的主动力。

东南亚国家大部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曾依靠出口创造了发展的奇迹。而美国、西欧和日本占东南亚国家出口市场的50%,它们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东南亚经济的复苏进度。1999年,美国经济实现了8年的持续增长;西欧经济也稳步发展,由1998年的1.8%上升到去年的2.6%;日本经济的下滑趋势去年受到遏制开始缓慢回升。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在上述因素的带动下不断增长。在实行赤字预算,增加公共和基础建设投资,降低或取消部分税收,筹资扶持重点企业与中小企业,调低利率刺激消费等扩大内需的措施的推动下,东南亚国家国内投资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产能力利用率相对上年也有明显上升,个人消费开始增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罹害的东南亚经济出现了强劲复苏的局面。

但是,面对新千年的东南亚经济在短期内的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首先,美国在经历了长期增长后,出现了经济下滑的趋势。据加拿大工商研究院经济学家预测,2000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减至2.4—2.7%,其中消费开支的增长将由去年的5.1%减至2.3—2.4%。其次,尽管东南亚国家以购并、引资等手段重组金融机构的资本,但各国银行的呆帐仍高居不下,总额近万亿美元。银行紧缩贷款以防产生新的呆帐,致使生产领域投资不足。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企业改革因债台高筑而举步维艰。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存在产品单一、市场集中等问题,难以摆脱市场变化的牵制。第四,以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的方法虽然带动了经济增长,但预算赤字激增也使部分国家的债务急剧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复苏。

要实现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持续发展,避免出现W型的反复,关键在于深化金融和经济改革,调整生产结构。正如世界银行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副行长塞韦里诺所说:“虽然我们在几个国家都看到了强有力的增长,但要说危机已经完全过去还为时过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